自1935年首屆舉行以來,賽制經歷多次改變。

參賽球隊

编辑

德國足協盃首輪共有64支球隊參賽,其中 36 支來自德甲及德乙的隊伍,4 支德丙前四名可自動獲得參賽資格,其後 21 個席位給予地區足球協會的盃賽優勝隊伍,餘下 3 席給予擁有最多男子足球隊參賽的地區足球協會,它們可以自由挑選球隊,但一般會由盃賽亞軍參賽。理論上每支參賽地區盃賽的球隊均有機會參賽,但職業隊伍在地區聯賽參賽的預備隊不得參賽[1]。

種子球隊

编辑

對賽球隊並不是隨機配對,首輪的64隊分為兩組,每組 32 隊,一組包括所有業餘球隊,德丙球隊及剛升級到德乙的球隊;另一組為德甲及德乙球隊。首輪比賽由職業球隊對業餘球隊。自1982年開始,業餘可以獲得主场之利。

進入第二輪比賽再次按照上輪的原則分為兩組,但隊數因應首輪賽果可能出現不同隊數,仍按照職業對業餘配對,直到一組清空,另一組餘下的球隊才自行配對比賽,同組配對的球隊由先抽的球隊獲得主場之利。

餘下各輪比賽直到決賽均混合成一組配對。

自1985年開始,決賽均安排在柏林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。

賽事規則

编辑

所有比賽的常規時間均為 90 分鐘,每 45 分鐘半場,賽和加时赛 30 分鐘,每 15 分鐘半場,在 120 分鐘後仍然賽和,採用互射十二碼定勝負,勝方晉級下一輪比賽。